拉登之死形式大于意義

2011-05-04 10:23:50    來源:亞太博宇

擊斃本拉登,對于美國來說可以算得上是反對基地組織的一次重大勝利。但這意味著什么?也許本拉登的激勵作用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強大,基地組織也有報復的可能。但不可否認的是,拉登之死并不意味著恐怖主義威脅的終結,因為世界上有太多人想要攻擊美國……

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宣布,美國軍方已經把基地組織領導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外的一所房間當中打死。據(jù)悉,巴方的情報人也參與了有關的行動。另外,奧巴馬的講話中透露出來的信息是,去年8月份美國CIA等情報人員已經得到消息說本拉登很可能已經跨過邊界從阿富汗到巴基斯坦;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得到的消息是本-拉登在巴基斯坦的腹地;后來的信息是,他就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上周得到的消息是各方情報都已經準備好可以進行行動了。

奧巴馬說他是在美國當?shù)貢r間5月1日下令實施正式的逮捕行動的,有開火,但沒有美國方面的人員受傷?,F(xiàn)在美方已經控制有本拉登的尸體。美國其他一些媒體報道也強調,有巴基斯坦安全人員在2日證實,本拉登在一次高度機密的特別行動當中被打死,但是沒有透露具體的一些細節(jié)。另外從美國媒體的電視畫面可以看到,白宮外有一些等待聽奧巴馬講話的人也發(fā)出歡呼。據(jù)當?shù)赜浾邎蟮?,開始有30、40人,現(xiàn)在有上百人,據(jù)說要達到上千人。因為是在當?shù)貢r間深夜,據(jù)說大部分歡呼的人是離白宮只有幾個街區(qū)的喬治華盛頓大學的學生。

美元兌日圓快速彈升

本拉登被美軍擊斃的消息傳出之后,美元兌主要貨幣應聲反彈,帶動美元兌日圓匯率快速上揚,觸及81.68的日內新高,隨后小幅回落至81.30附近,目前仍處在該位附近整理。中期來看,日圓走勢不容樂觀。日本首相菅直人周一表示,福島第一核電站安全措施存在漏洞,顯示日本核危機依舊未能平息,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挫傷日圓的人氣。而且,隨著日本震后重建的展開,未來將涉及賦稅及發(fā)債,而這些措施可能讓現(xiàn)已債務沉重的日本經濟更加不堪重負。日本央行行長白川方明上周六表示,日本經濟前景非常嚴峻,央行將采取合適行動來支撐經濟。

日本央行上周維持0-0.1%的利率區(qū)間不變,同時并未進一步放寬政策,符合市場預期。日本參議院今日進行一項表決,決定是否通過眾議院上周六通過的一項4萬億日圓的震后重建緊急預算案。市場預計預算案料將通過生效,而且此后料將有更多重建支出方案。技術面上看,美元兌日圓經過倒V型的回調之后時空成本得到恢復,目前MACD及KDJ指標溫和看跌,但跌勢有減緩跡象,關注下方80.25/70區(qū)間的支撐作用,若守穩(wěn)可能止跌反彈,上方關注10日均線的短期阻力,然后是200日均線,有效突破方可確立新一輪升勢的開啟;否則匯價可能依舊陷于區(qū)間弱勢整理。

美向公民發(fā)布全球旅行警報

在總統(tǒng)奧巴馬1日宣布"基地"組織領導人奧薩馬o本o拉登被擊斃之后,美國國務院當天向美國公民發(fā)布全球旅行警報,稱可能會突發(fā)針對美國的暴力襲擊。美國國務院提醒正在旅行和定居國外的美國公民警惕因最近發(fā)生在巴基斯坦的反恐行動,或增強反美暴力活動的可能性。美國國務院還在聲明中稱,因為擊斃拉登的行動導致目前局勢的不確定性,當局呼吁民眾盡量不要外出旅行,也不要進行大規(guī)模的集會和示威活動。據(jù)悉,這次旅行警告將生效至8月1日。

為解決阿富汗戰(zhàn)爭提供新路徑

不管會不會遭到報復,事實上基地組織一直在試圖襲擊美國,也沒有跡象表明他們會有收斂。最大的挑戰(zhàn)在于,美國是否能乘勝追擊,進一步瓦解基地組織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組織架構。若如此,通過卡爾扎伊與塔利班之間達成協(xié)議,美軍就更容易終結阿富汗戰(zhàn)爭。盡管塔利班也是惡貫滿盈之輩,但他們只把目光投向阿富汗本地,除了收容基地組織,從來沒有跟外國的恐怖組織有瓜葛,現(xiàn)在外來"和尚"如本·拉登等皆已被鏟除,達成協(xié)議的前景應該更加明朗。

美國和阿富汗政府多半認為,解決阿富汗問題的唯一出路是通過達成某種政治安排,讓塔利班不再與政治作對,接受招安。這樣一來,就可以讓阿富汗政府對普什圖部落區(qū)恢復一定的權威。本·拉登一死,如果外國圣戰(zhàn)者也就此從阿富汗的土地上消失的話,這種政治安排就變得更加可行。當然,允許塔利班存留在阿富汗南部也引發(fā)了各種問題,尤其是對阿富汗婦女的影響。塔利班勢力和戰(zhàn)爭對阿富汗婦女來說是巨大的災難。有些跡象表明塔利班可能在某些婦女政策上做出妥協(xié),比如女性的教育問題。所有這些都有待商談。

無需太多"掌聲"的勝利

擊斃本拉登,對于美國來說可以算得上是反對基地組織的一次重大勝利。但這意味著什么?本拉登的激勵作用也許沒有想象中強大,基地組織也有報復的可能,而此役對于奧巴馬的政治作用也仍有待評估。
奧巴馬總統(tǒng)今日宣布本·拉登已在巴基斯坦的阿伯塔巴德被擊斃,美方找到了其尸體。距離本o拉登策劃發(fā)動的9?11事件已經9年零7個月的時間了,美國軍隊最終殺死了本o拉登以雪前恥,現(xiàn)在本o拉登的尸體在美國手中。這是一次復仇,同樣也是一種威懾,意味著本o拉登再也不能對美國人造成任何傷害。這可以說是美國反對基地組織的作戰(zhàn)中唯一一次十分重大的勝利。

那么這意味著什么?首先,最終制服本·拉登有益于美國的聲譽、實力和影響力。本·拉登為惡卻逍遙法外,使得美國成為了許多伊斯蘭教信徒眼中的紙老虎--這讓極端主義者變得更加猖狂。本o拉登本人曾經說過,人們總是在最強壯最有希望獲勝的馬匹身上下賭注,而此次擊斃本拉登,美國向人們顯示了它才是那匹值得下注的馬。此外,這還向人們傳達了一個訊息,和美國混在一起是十分危險的,對美國的恐怖襲擊并非毫無后果。
殺死了本o拉登并不意味著基地組織的終結。扎瓦赫里是埃及基地組織的二號人物,他長期扮演著基地組織首領的重要角色。基地組織有著一個相對松散的組織結構,最近這些年這一特征更為明顯。伊斯蘭馬格里布基地組織位于北非,對馬里和毛里塔尼亞這樣的國家來說是巨大的威脅,處死本o拉登對該地的基地組織幾乎沒有什么影響。盡管他們也許崇拜本o拉登并被其所激勵著,但是更大程度上他們并不依附于本o拉登?;亟M織分布在也門的恐怖分子奧拉基似乎并沒有被本o拉登被殺一事所震懾--相比之下,也門劇變和該國是否有一個強大的政府來全力進行反恐活動更能影響奧拉基的恐怖活動。

如果本·拉登在2002或者2003年被處死,所帶來的震撼會更強烈。那時在像巴基斯坦這樣的國家,他在許多普通老百姓以上中的聲望極高,老百姓對于他是否策劃了9·11事件仍然存疑。隨著時間的推移,老百姓的看法發(fā)生了變化:反對本·拉登的聲音占了主流,市場上再也看不到本·拉登的T恤。有些人仍然對本·拉登智勝美國的能力有些許崇拜,或者說他們極度反美,以至于凡是美國不喜歡的人他們統(tǒng)統(tǒng)的接受,但是久而久之,本·拉登已經被邊緣化了。

本·拉登形象的江河日下也意味著在許多圈子里,他不再被當作烈士--盡管如果美國人對本·拉登的死太過于歡欣鼓舞,幸災樂禍很可能引起同情本·拉登浪潮的反彈。許多巴基斯坦、也門和阿富汗老百姓聽到這一消息僅僅只是些許吃驚,之后日子還是照樣過,本·拉登的死已經不會像2002年一樣讓人們情緒高昂。而基地組織則正在經歷最困難的一段時間--在"阿拉伯之春"抗議活動中,他們只能靠邊站;禍不單行的是,他們如今又受到失去高層領導人的打擊。

最后,這件事對于奧巴馬總統(tǒng)的政治生涯恐怕也影響甚微。距離2012年11月美國總統(tǒng)大選還有很長一段時間,選戰(zhàn)的主要議題很有可能會是經濟。畢竟在1991年初,喬治·H·W·布什也曾飽嘗海灣戰(zhàn)爭勝利果實歸來,然而到了1992年11月,由于經濟不景氣,他敗給了名不見經傳的比爾·克林頓。借用巴菲特的話說,拉登的死并不意味著恐怖主義威脅的終結,因為世界上有太多人想要攻擊美國。

相關文章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