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嚴控查冊,被質疑護貪官
2013-02-19 08:59:57 來源:蘭瑞環(huán)球
在"房叔"、"房姐"事件頻出的背景下,住房信息成為暴露官員貪腐的新突破口。但近日,包括福建、廣州、深圳等多個地方政府紛紛以保護個人私隱為名,約束"以人查房",使民眾不能用檢索業(yè)主姓名的方式查找有關房產信息。網民質疑此舉是打著"保護私隱"的旗號,行保護貪官污吏之實。相關專家亦表示,中央要求的住房信息聯(lián)網工作進展緩慢,是因為遭到了地方政府的抵觸。2月16日,福建漳州市宣布,今后,除申請查詢本人房屋信息和國家公檢法等機關的協(xié)助查詢外,嚴禁以姓名(名稱)為條件進行查詢,只能以明確的房屋座落或房屋所有權證編號進行查詢。廣州市從1月份起房屋查冊愈發(fā)嚴格,原只需提供房屋地址便可查詢,如今需要具體房屋的房產證編號、登記字號、提供相關有效證件等方可查詢。他人即便是持業(yè)主的身份證原件也不能查詢其房產套數(shù)。江蘇鹽城市日前亦出臺相關辦法,對房屋信息實行有條件查詢和限制查詢。除本人、公檢法、住房保障部門、律師等通過一定程序,其他情形"一律嚴禁'以人查房'"。該現(xiàn)象在微博上引發(fā)民眾熱議。有網民說:"房叔""房姐"終于安全了,這下可以高枕無憂了!有人評論,這是用"政策"保護貪腐官員的非法財產,可惡至極!由于能夠查詢異地購房狀況,了解同一身份識別代碼下的個人有幾套房,全國住房信息聯(lián)網的建設工作受民眾廣泛關注。據國務院規(guī)定,全國40個重點城市的個人住房信息系統(tǒng),應于2012年6月30日前實現(xiàn)與住建部聯(lián)網,但時間已經過去半年,40個城市的聯(lián)網情況至今沒公開。業(yè)內有關專家指出,聯(lián)網工作推進緩慢,一方面是由于各個城市之間的住房信息采樣指標不對稱,是技術層面的原因。另一方面,推測是受到了來自于部分地方政府和官員的阻力。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倪紅日直言,"阻礙全國住房信息聯(lián)網的工作,就是地方上掌握權力的人,他們往往擁有多套房,最怕這些被公之于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