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需求疲弱,亞洲四大出口引擎死火

2014-04-29 13:02:49    來源:蘭瑞環(huán)球

過去數(shù)十年來,中國大陸、臺灣、日本及韓國透過強勁出口促進經濟增長,堪稱亞洲四大出口引擎。然而,這些經濟體今年首季出口總額按年大跌2%,即使美國開始復蘇,仍無補于事?!度A爾街日報》分析指,美國對亞洲產品的進口需求仍疲弱,加上亞洲工資及生活水平提高,推高工廠生產成本和產品價格,使"四大引擎"后繼乏力。

亞洲經濟從1960年起,相繼由"四大引擎"帶領發(fā)展,因勞動成本相對低廉,成為工廠集中地,出口得以發(fā)展。1997亞洲金融風暴和2000年網(wǎng)絡泡沫爆破,無疑打擊出口,但這些經濟體迅速復元,重拾雙位數(shù)增長。2008年金融海嘯后,亞洲出口于2010年短暫反彈,但此后一直下滑,至今在增長/衰退分界線之間徘徊。

美國經濟已恢復動力,但復蘇勢頭主要依靠石油及天然氣等勘探投資帶動,加上美民個人負債沉重,導致過去兩年消費開支增長僅約2%,較10年前的逾3%低,意味對亞洲產品需求減少。美國去年從"四大引擎"的進口增幅僅1%,遠低于2004年的13%。

另一方面,臺灣、日本及韓國逐漸擺脫低工資的生產模式,轉為制造高端產品,汽車及電子企業(yè)移師到工資較低的國家設廠。側重生產低端產品的中國大陸由于勞動成本上升,被越南、孟加拉國等發(fā)展中國家搶走部分出口生意。

有見及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及不少經濟師皆呼吁亞洲經濟體改革,如開放農業(yè)、銀行、保險及基建等范疇,以引入外資。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